手套的诱惑
信息来源:shoutao.biz 时间: 2012-06-06 浏览次数:413
明媚而炽烈的阳光,是欧洲和英国人的最爱,想念阳光时似候鸟般飞过来,充分享受阳光热情的亲吻,然而,喜爱打扮的热带女性稍感缺憾的,是一生也没机会将手套作为日常配饰。手套的时尚难以在热带横行,罪魁祸首正是灼炎的阳光天气。
只有格外惧寒畏冷的人,心牵手套,这份情意初始并不自知。迁移新居,收拾衣橱时特地找个抽屉,收纳不同材质的几双手套。不住四季国家,手套纯属多余,平日衣服款式和色彩风格统一,只在细节上有所变化。身边许多女性朋友爱收藏各种不同款式和精致的刺绣手帕、花边内衣等等,可惜个人的浪漫情怀和诗意幻想,早在青春灿烂的时光里已被花光,随着风霜岁月逐渐走向讲究实用性的平淡朴实。年纪越大越倾向现实主义,无用之物,不是即刻送走,便是马上丢弃。屋子那么小,收藏简直是浪费空间排行榜行为的冠军。不过,也许无人相信,这些手套并非蓄意的珍藏品。
几个月前,不得不搬家之际,拉开抽屉,赫然发现一只皮手套。是小女儿在意大利旅游时的“小小心意”。她知道我怕冷,送给我保暖。我自己时常买手套,却没买过真皮的。这双蕴藏着小女儿一片心的皮手套,是什么时候余下一只的?已经忘记了。我为此着实惋惜了很长一段时间。
女儿安慰我说没关系,下次再给我买一双。我想也没想就说:那已非原来的那双。女儿淡淡地说:心意是一样的就好。口气比我还淡。这倒好,一代比一代看得更开,不禁为女儿喝彩。其实手套本来就不是什么易破易碎或者摄人心魄的东西。
剩余一只的皮手套,到底留下或不留呢?看似派不上用场,因过不了感情关口便丢不下手。决定留着,却非留恋,一只躺在抽屉里的寂寞皮手套,提醒自己不要再对爱我的人掉以轻心。
怕冷,所以我只好频频在旅途中买手套。某年秋天在福州,要搭飞机上武夷山前,半路停车买了一双棉质的蓝白相间打格图案的手套,同团友人一路嘲笑:有那么冷吗?
有那么冷吗?每个人身体的弱点,自己才清楚,宛如心事和伤痕,全隐在内里。性格敏感羞涩且无向人倾诉的习惯,一切只有我和我的心知道。结果坚持半夜开窗睡觉的同伴,在山上受了风寒,那双手套对他虽然太小一些,也正好派上用场。
抽屉里另有两双灰色毛线手套。黑白是我的衣物长期首选颜色,灰色同样是最执著的色彩之一,有个时期不明原因,衣物用品全部采选灰色,可能和当时的阴郁心情有关。人在选择物品时,揭露的不仅是人的品位,还有情绪,往往下意识在左右人的取舍。
灰色稍嫌黯淡,是安全色。穿在身上,似乎独自在细细品味自己孤寂的心跳。不耀眼,带着一种婉拒别人眼光的遮蔽姿态。平凡人原该过平凡生活,不必让人看到,更无需咄咄争取成为注目焦点。
前几年到欧洲一看,阴湿的气候使得整个城市灰灰的。房子和店铺因少有瑰丽的热色调,不繁复不狂放,不突出不嚣张,颜色变化极微,漫着一街的灰扑扑。欧洲人喜欢在所有颜色之中加一点灰,景物入眼稍古旧,多了沉稳实在,城市的色彩格调蓄藏着沧桑,浮游着深邃,具有诗人隐秘的语感深度,教曾经短住的旅人回家怀想时,生出微微惆怅的悠悠思念。
欧洲女人的打扮,浸透着强烈的自我风格。没有一点要你看过来的抢眼,以蓝色为主,浅的深的都涵着含蓄耐嚼的简洁,幽雅恬淡随之而出,加上她们的身高和肤色,秋天披件灰色或蓝色的长外套,手上戴或不戴手套,都显得随意,休闲,毫无精心营造的雕琢。走在街道上,风吹掠起来,散发着说不出的不羁和潇洒。尽管有“同行相忌,而天下间所有女性都是同行”这一说,但她们却让同是女性的我,也不得不被点亮了双眼大大地惊艳,不得不停驻脚步细细观赏那出众风姿,这简直是欧洲街道最和谐典雅的风景之一,可惜气质这回事难以顺手就拈来。
鲁迅先生曾说过关于插图的作用,和手套颇为相似。“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学之不足。”这补之不足说的是四季国家冬日街头的女性风采。
像手套这种给人温暖不是给人看见的非主角功能性配件,含有绝对不会喧宾夺主的温柔。平常无法真正为姿色增加流光溢彩,也无法展现一种纵情放恣的美丽。手套更给人一种孤独、隔离、拒绝的信息,可是,长居热带的我,只有在戴上手套时,才得以逸出艰涩人生的轨道,走出一再重复、无趣、厌倦的日常生活,令日子增添一些闲情,一些遐思,多出神秘、惊奇和美丽的片段,难以抗拒的手套诱惑始终存在。这便是永不磨灭、无法割舍、长年在纠缠着我不放的手套情结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手套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