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3项有关CSSD的行业标准,标准中明确提出医护人员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需戴手套。但是,戴手套抽血或输液在保护医护人员的同时,也带来不便,如手套厚度太厚,不利于触摸静脉弹性,影响血管的评估等,不仅影响医患关系,还会增加工作量。因此,根据临床需要,我科研制一种医用橡胶手套,现介绍如下。<\/p>
1<\/p>
基本构造<\/p>
在手指触摸血管区域(食指和中指指端)设置触摸结构,触摸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触摸薄层、触摸窗以及保护层。(1)触摸薄层与触摸窗的手套内部四周紧密粘接;(2)触摸窗在手套食指或中指前端开口,为触摸血管的区域;(3)保护层可拆卸,与触摸窗的手套本体外部用尼龙扣相连接。见图1。<\/p>
<\/p>
2<\/p>
使用方法<\/p>
在食指和中指指端设置触摸结构,在需要触摸血管时护士只需轻松撕开保护层就可以通过触摸薄层来准确寻找血管,采血或输液后还可将保护层贴回原处,将手套做常规使用。<\/p>
3<\/p>
优点<\/p>
(1)安全可靠,使用便捷,能够有效保护医患人员;<\/p>
(2)薄的触摸薄层改善了护士触摸血管的手感,提高一针见血的穿刺率,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p>
(3)提高了护士抽血或输液时戴手套的依从性;<\/p>
(4)保护层与手套本体外部四周设计为反复粘贴,在不需要触摸血管时可以将保护层贴回原来区域,将手套做常规使用;另外,可以将保护层设计成橡胶手套的附属备件,在原保护层损坏或失去其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启用新保护层,提高了橡胶手套的耐用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