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谢伽蔚)口罩戴久了感觉皮肤变差怎么办?为什么经常洗手手会变得干燥?5月23日,第十五届“5?25全国护肤日”主题峰会和公益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会上,《重大疫情中皮肤黏膜屏障防护手册》及“后疫情时代全国居民科学护肤习惯调研”结果相继发布,为后疫情时代公众科学护肤提供指导建议。
专家云集:数十位全国皮肤科专家齐聚云端
本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CDA)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承办,峰会以“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护肤”为主题,在全国9个城市同步进行,主会场设在广州,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沈阳、成都、乌鲁木齐等数十位皮肤科专家学者,以线上云会场的方式参与峰会,并在全网同步直播。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刚教授介绍,“健康从皮肤开始,在后疫情时代下,科学护肤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以‘后疫情时代下的科学护肤’为主题,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都具有积极意义。”
权威发布:后疫情时代公众科学护肤指导
为有效应对因疫情防护导致的“手套手”“口罩脸”等皮肤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航教授在会上发布并解读了《重大疫情中皮肤黏膜屏障防护手册》,专业解析手部、脸部等皮肤部位的调研结果,为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专业、实用的防护策略和护肤措施。

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公布了“后疫情时代全国居民科学护肤习惯调研”结果,该调研在1万余名参与者中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针对防疫期间长期佩戴口罩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皮肤问题,收集了公众的反馈。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1/4人群(26.6%)认为自己的皮肤状态相较疫情前变差,皮肤敏感问题随着口罩佩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主要表现为面部瘙痒、面部发烫或刺痛、泛红、脱屑等问题,20%左右的人群在疫情期间洗手次数增多后,出现手部皮肤问题加重。
“戴口罩”、“勤洗手”是目前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必须坚持的事情,那么该如何避免随之带来的多种皮肤问题呢?杨斌教授建议,首先,应该正确佩戴口罩,最好不要持续长时间佩戴口罩,在安全的环境下可缩短口罩佩戴时间,出汗后及时擦干或更换口罩;其次,可在佩戴口罩前涂一层保湿乳,鼻托或耳带摩擦部位应注意防护;既往有面部皮肤问题的人群,建议选择棉质口罩;对于一些“爆痘”的年轻人,平时要做好日常清洁,可以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洗面奶;另外,洗手后要注意涂抹保湿护手霜。
线上义诊:专家答疑提供专业诊疗方案
活动当天,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现场义诊调整为线上义诊,医疗质量总监主任医师李慧忠、激光美肤中心主任医师刘振锋、中医皮肤科主任医师罗光浦等多位皮肤科专家在互联网医院平台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为患者免费提供诊疗服务,并以“专家面对面”直播访谈的形式解答公众关于皮肤病的各种困惑,从合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角度给予科学指导。据了解,此次线上义诊活动共服务近千人次。

创新赋能:携手共建联合医学研发中心
当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与欧莱雅中国活性健康化妆品事业部签约揭牌了欧莱雅中国和理肤泉品牌首家联合医学研发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将从群众皮肤健康需求出发,共同推进创新产品的临床研发,提升护肤品功效和安全性, 为患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肤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皮肤问题预防管理的“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