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疫情防控的关卡和哨点,在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风险。9月6日,记者实地探访东营合德医院,去看看他们如何全维度升级疫情防控。

医院工作人员正在给来院患者测量体温。
“您好,患者请走这边。”一进入东营合德医院,一条隔离带将通道分成了进出两个口。在导诊台边,一位工作人员在对每一位进入的患者进行健康码检查。“所有患者在这里要接受预检分诊,严格落实‘四个一’,分别是一看是否佩戴口罩、一测量体温、一查验健康通行码、一询问流行病学史。”这位工作人员说,“所有的患者都会被询问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闷、腹泻等症状,发现可疑患者,登记患者信息,指引患者及陪护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一旦发现体温超过37.3℃、乏力、干咳等症状人员,会立刻隔离并拨打120接诊,其他直接接触人员自我隔离。
在就诊室内,记者看到,每一位医生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等相关信息,都会被医生详细询问。另外,前来住院的患者,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报告单等,排除新冠肺炎后办理入院手续。
9月6日上午,恰巧所有医护人员都在进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所有当日上班人员早晚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医院联防组不定期抽检体温。“我们对于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东营合德医院院感科王小云表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或是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一次性隔离衣。医院还配备了快速手消毒液、体温枪(非接触式)等。每次接触患者前、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所有科室每日开窗通风大于2次,每次超过30分钟;工作环境要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超过2次;水杯盖放生活区;工作期间如有触摸头发、揉眼睛、喝水或去卫生间等行为前,先执行手卫生;如接触患者医保卡等物品后,应进行手卫生消毒。患者流量较大的治疗室中,心电图、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做到“一人一床单一手套一消毒”。
王小云表示,他们在工作群内及时宣教疫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待等知识,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消除职工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对于日常消毒,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科长王海红表示,一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要现用现配;二是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混用,两者混合容易产生氯气,引发中毒;三是洗衣液当中加84或者加其他消毒液,几乎没有消毒效果,有些洗衣液中的成分,还会和消毒液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使用75%酒精时,也要注意不要大面积往空气中喷洒。酒精是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时要保持通风,并远离高温物体,勿与明火接触,不得用酒精进行空气消毒。
(记者 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