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邱恒元?记者?袁玮)“感谢检察官,我们一定会根据检察建议积极整改,我们也会从以本案例在公司里开展法治警示教育。”12月1日,徐汇区检察院对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两家涉案公司公开宣告检察建议,公司代表当场说出了这番肺腑之言。

????杨某是某快递公司的配送员小组长,负责公司指定区域内的配送。2021年9月某日,杨某在负责配送范围的一家知名品牌茶饮店里,看到手下的骑手娴熟地使用该店值班经理的工作手机操作补单系统。补单,指的是茶饮店在特殊情况下先让骑手配送,再通过工作手机补下配送订单。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门店的原料、杯子等物料不够了,补下一份配送订单由骑手帮忙从别的门店调配物料;另一种则是在客户投诉反映饮品有问题,重新制作饮品后,下一份配送订单给骑手去配送。不一会儿,刚才的骑手找到杨某,想让杨某把这笔补单配送任务分配给自己。杨某看了一眼,发现这笔订单配送货物重量很高,配送费金额185元,而且实际上并没有配送的货物。察觉到有利可图的杨某便寻思着用同样手法开始“空手套白狼”计划。
????今年2月的某日,这家茶饮店的值班经理朱某注意到杨某用工作手机自己下补单的行为,便告诉了另一位值班经理王某。因杨某的“计划”需要用到王某、朱某的工作手机、账号,杨某还反过来邀请王某、朱某与自己的骑手团队一起吃饭。觥筹交错之间,杨某拉拢两人入伙一起“发财”,两人答应了。这样就形成了犯罪团伙。由杨某前往茶饮店问值班经理索要工作手机填写补单信息,收货人和联系方式可以随意填写,地址则用默认定位地址。由于补单价格与订单货物重量挂钩,杨某就通过更改重量的方式增加运费,最多甚至能改到200千克。等系统自动派单后,杨某再分配给骑手。由于没有实际运送的货物,骑手们自然也不用真实配送,只需等待一段时间后点击“完成配送”就完成了一笔补单,赚得的配送费由杨某和骑手五五分成。至于王某和朱某,杨某不用给他们提成,只要平时请他们吃吃饭、发发红包就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2022年第二季度,该茶饮品牌公司总部发现有一家门店的补单情况明显存在异常。一般门店一个月补单费用才两三千元左右,但这家门店仅2022年第一季度就有14万元左右的补单费用,且销售情况与之严重不符。在调阅内部监控视频之后,公司发现该门店的两名值班经理经常将手机交给一名男子。该男子拿到手机后看着像在下假补送单,非常可疑。于是公司立刻向徐汇公安分局报警。很快,杨某和他手下的3名骑手以及王某、朱某被捉拿归案。
????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后,杨某、王某、朱某等6人向检察官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检察官认为,杨某与王某、朱某勾结,通过让手下3名骑手完成虚假补单的方式,骗取该茶饮品牌公司12万余元;而王某、朱某虽然并未实际参与实施诈骗行为,但二人不仅明知且放任杨某的行为,并提供了工作手机、账号这一重要作案工具,故6人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近日,经徐汇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徐汇区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朱某、王某等5人有期徒刑1年4个月至拘役5个月不等,缓刑一年四个月至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万元至2000元不等。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注意到该茶饮品牌公司以及负责配送的快递公司存在管理制度漏洞,才会被杨某这样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了更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检察官与两家公司积极保持沟通,制发具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帮助其堵漏建制。检察官针对茶饮品牌公司在门店员工、经营数据安全、企业经营的管理上暴露出来的不足,建议其建章立制,合理设置员工权限,落实人员管理培训;建立公司数据完全治理和预警机制,加强对数据的管理与核实;强化经营管理安全建设,加强企业对门店的监督。针对快递公司在骑手管理上存在的资质审核、日常培训问题,以及对订单风险监测和审核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检察官建议其严把骑手资质审核关,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和法治培训;完善平台风险体系和预警机制,及时对异常情况评估和反馈,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