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套网 - 手套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保暖手套 | 防护手套 | 防静电手套 | 行业资讯 | 一次性手套 | 针织手套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针织手套 > 破洞大,样子也老,这么一双手套为啥舍不得扔?杭州小店店主花十小时补上一段异乡温暖
Q.biz | 商业搜索

破洞大,样子也老,这么一双手套为啥舍不得扔?杭州小店店主花十小时补上一段异乡温暖

信息来源:shoutao.biz   时间: 2023-12-07  浏览次数:4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2月14日,钱江晚报小时小店群里,“香畔羊绒”店长梅香莲,分享了一个近期完成的羊绒手套织补订单。  

  “这副手套客户已经用了很多年,破洞很大了都不舍得丢。”梅姐说。

  客户把手套照片发来时,梅姐就知道会很费时,要织补得好看也会很不容易。

  “干嘛不索性新买一双呢?”接单后,梅姐多问了一句。

  没想到这么一问,却问来一段故事。

  1】大半只手指套都磨损得不见了,修补花了十个小时

  梅姐的店开在西湖区甲来路上,她只在冬天开店,租金是3万半年。她在闲鱼平台上也开通了自己的账号,闲暇时还会接一些零散订单。

  这双羊绒手套主人,就是通过闲鱼平台联系上了梅姐。

  起初,梅姐内心是拒绝的。一方面,破洞太大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另一方面,织补的价格高,可能重新买一双手套都够了。

  这两方面原因,梅姐也告知了客户。

  谁知,这位客户说,“只要能修补好,贵点都没关系,这手套寄托了我与闺蜜的友情,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

  听到这样的话,梅姐心中一动,决定试一试。

  2月10日,她开始动手织补。

  平常时间梅姐需要打理店里的大小事务,只能抽空织补这一单。前前后后三天,到2月13日才完工,算起来总共花了十个小时。

  “对于织补来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织补本身的过程是不难的,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就行了,藏线头才是最麻烦的。”

  手套的破洞位置在虎口处,梅香莲要从手套上取线,再织补到手套的破洞上。

  在拆解线头之后,要藏线头,补上破洞之后也要藏线头,光是藏线头这一工程,就可能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

  补完之后,梅姐说自己腰酸背痛,“真是不容易,最后收了200元”。

  2】手套戴了七八年,是在异乡关于友情的寄托

  这双手套对于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今天(2月15日)上午,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手套主人李女士。

  李女士今年38岁,来自江苏常州,大学时在上海求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就职于一家建筑公司。

  在上海,李女士求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可以说,上海就是她的第二故乡,也正是在上海的七八年时间里,她结识了同事兼闺蜜王萌(化名)。

  王萌来自东北,两人年龄相仿,脾气性格也比较像,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起来。

  这双手套,在李女士记忆中,是2014年冬天跟王萌逛街的时候买的。

  2015年,李女士因为工作调整,不得不离开上海来杭州。“我和爱人在上海买了房子,儿子在上海上学,王萌也还在上海。到杭州相当于就是一个人了,虽然周末会回上海,但是孤寂的感觉总是很浓。”

  每年冬天,她都会戴上那双手套。几年下来,手套自然有了破损。

  “这双手套很暖和,破成这样了,其实保暖效果也没那么好了。最重要的是,我现在异乡打拼,有很多辛苦和低谷的时候。看到手套就会想起王萌对我的鼓励,也会让我想到在上海的记忆,不舍得扔。”

▲图:修补完成的手套
图:修补完成的手套

  去年,李女士找了不下5家织补店,店家都因难补拒绝了她。

  今年李女士又拿出手套,她还是想补。很偶然,在闲鱼平台上,李女士找到了梅香莲。

  “我就想稍微补一补,能正常戴就行。没想到梅姐补得那么完美,我真的很高兴啊!”其实,这双手套当时买来的价格也就200元。

  手套“重生”一事,李女士第一时间告诉了闺蜜。

  两人又一起回忆了那年一起逛街的光景,温暖又真实。

  现在,李女士与王萌见面的时间很少,却总时不时会给对方安慰和鼓励。

  虎年春节,李女士因为疫情原因在杭州过了年,王萌给她寄来了羊绒裤袜。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李女士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这双手套,真暖!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手套网证实,仅供您参考